首页

空中男m

时间:2025-05-28 10:06:30 作者:美国南部多地遭恶劣天气袭击 浏览量:72028

  中新网洛阳4月24日电 (记者 韩章云)微缩版龙门石窟奉先寺、“金身重塑”的卢舍那大佛、完美复原的石窟造像……近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建成投用,龙门石窟被“搬进”其中,为学生们研究石窟寺、学习修复石质文物提供样本。

图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张旭辉 摄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窟龛、造像、佛塔、碑刻题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如今,保护、研究龙门石窟已是一项专门的学问。

  记者了解到,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是全国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首个投入使用的高标准实训室。依托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像被等比例缩放搬进实训室,基于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完美还原龙门石窟各种形态,卢舍那大佛实现数字化“金身重塑”。

  据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杨刚亮介绍,该实训室是一个集教学、实训、科研、交流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中心。在龙门石窟奉先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系统平台,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展示形式,以及交互操作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龙门石窟的病害及处置方式,更深层次地体会石窟寺文物的价值。

图为师生在实训室上课。张旭辉 摄

  除了逼真复原龙门石窟,该实训室还致力于为石窟寺病害治理修复“问诊开方”。

  在这里,根据石窟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的修复方法,按照清洗、加固、灌浆、粘接、封护的基本修复过程,设置全流程实操实训区域,配备了大量的检测和修复仪器,模拟石质文物发掘、修复过程,并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为例,细致还原石窟寺病害,并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保护,帮助学生在沉浸式场景中提升实操技能,有效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生动的教学方式、沉浸式的实训操作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进入实训室,就像身临其境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一样。”该校2022级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学生赵佳义表示,通过上手操作仪器和实地观察,能够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知识并实践应用。

  “我们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建设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可以满足学生们对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一些基本操作实训。”杨刚亮表示,后期还会围绕文物修复、虚拟仿真、复原展示等专业领域,对实训室进行二次开发和深入应用。(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百万庄小课堂】世界关节炎日:如何避免“老寒腿”?

暑期游、亲子游热潮下,沉浸式“遛娃”备受家庭群体青睐,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家庭出游方式。“琴岛奇遇”XR大空间巧妙融合了厦门标志性文旅IP鼓浪屿迤逦的岛屿景观和厚重的历史内容,应用前沿的空间拓展技术、云边端渲染等能力,使用户在沉浸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鼓浪屿、爱上鼓浪屿,以期达到寓教于乐目的。

广西探索推动生态优势“变现”

埃米勒一家经常乘坐火车。谈起火车的票价,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两个人的火车票加起来大约250克瓦查(1元人民币约合3.6克瓦查),非常便宜。如果乘坐大巴或其他交通工具回老家,由于公路状况不好,不仅时间上没有保障,费用也是乘火车的三四倍。”

东西问丨王晓梅: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有何种文化意涵?

总台记者报道称,由于此前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积雪落到地面上之后不会在短时间内融化,以至于在几个小时之内积雪厚度迅速地累积到大概7—8厘米,这也给连夜扫雪除冰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中国高质量的清洁能源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还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有效解决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十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出征!海军第46批护航编队起航奔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宠物在老年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提供陪伴与减压,打造人宠共生的美好生活空间,可以确保老人与宠物共同生活便利。”展区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目前大部分“铲屎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宠物会进入老年,它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专业的护理,借助亚宠展这个平台,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各年龄段“铲屎官”们对于宠物养老问题的实际需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